63岁中国爷爷海外爆火,4000万歪果仁膜拜:您还缺孙子吗?

英伦圈 2020-07-23 13:47:19
  • 0
  • 5934
  • 0
  • 0
  • 0


现在说起鲁班,身边有小伙伴的第一反应是这样的:

 

啊,我知道,远程射手嘛~

鲁班输出挺强,但是要特别注意走位!

反正在王者荣耀里,用鲁班我打不过曹操……


是的,小伙伴们说的是这位“英雄”:

不过今天圈哥要说的可不是游戏里的鲁班七号,而是一位用一种别的“中国功夫”火爆油管(YouTube)的中国木匠老大爷——阿木爷爷
 

阿木爷爷本名王德文,来自山东聊城,现居广西梧州。
 
已是花甲之年的他,在大概11个月前,用一条红板凳在外网火得一塌糊涂,成了老外心中的“当代鲁班”、“神仙爷爷”
 
这就是当事红板凳:

阿木爷爷这则6分钟的视频,在油管上已有1000万+的超高播放量
 

不是讲什么天花乱坠的高科技,也没有光影迷幻的特效,更不是坐拥千万粉丝的名人,那么这位老大爷到底有什么魔力,吸引了辣~么~多人的关注呢?

在一个绿水青山的中国小村落里,一位身穿藏蓝色布衣和小绿鞋,头戴着草帽的老大爷,随意和观众们打过招呼后随即坐下,只靠着——
 
 



 
 


一顿行云流水的操作后,将原本一整块的木头分解成各个部位,但依然保持这些部位彼此相连


看似没有任何支撑,却彼此相制、严丝合缝、开合自如。
 
这就是相传2600年前战国时期鲁班发明的“鲁班凳”,又叫“鲁班枕”,绰号“瞎掰”。
 

一开始,不了解相关文化的外国网友还质疑道:“我说的不一定对,虽然很了不起,但也可能就是博主先用了CAD软件技术模拟,再结合老爷爷的好手工做的吧...”

但没过多久,就有人开始指正这位网友的质疑并科普:其实这是2500年前,中国古代的一门手艺叫“鲁班锁”,一种运用了榫卯结构的技术,发明者叫鲁班,这个人还发明了很多令人惊讶的东西。
 
还有网友借着质疑称赞道:”这算是Auto CAD 3D的人工版本,远远超出了想象“。

没错,一整块木头,不用钉子,不用螺丝,也不用胶水,甚至连画图时也不用卷尺、水平线、绳子。



匠心独运的古法作品



阿木爷爷只使用几样简单的工具和一门在7000多年前就被老祖宗们摸索出来的中国榫卯结构技艺全凭手工,打造出各种精确度极高且机关重重的物件
 
用类似的工艺,阿木爷爷还做过一张将军案
 

阿木爷爷的小孙子穿上古代读书人的服装,坐在将军案前,有模有样,实在太可爱了。
 

甚至还全手工做过一座榫卯木拱桥
 
这条视频的播放量已经高达4000万+
 

看完这些作品,歪果仁已经惊掉下巴,但这对阿木爷爷来说只是小菜一碟,他做过的厉害物件可是太多了
 
阿木爷爷最新的作品是一个古法摇椅,依旧没用一颗螺丝钉,依旧是用榫卯结构固定:

新视频刚上线两天就有近9万的观看量。
 
再看这个六道鲁班锁将中国古人的智慧,体现在这环环相扣中,匠心独运:


这个心形的鲁班锁还可以作为一个首饰盒:

不过要是用它收纳首饰,没点技术,解锁可能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吧。
 
还有这个经过十来道工序,用42根榫卯棱、27道锁、4个榫卯柱、1个榫卯基做成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小模型

如此多比手指头还要细的小零件,每个都要仔细凿刻打磨。但不管多精细的活儿,在阿木爷爷这儿都做得既娴熟又随意
 

这手艺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谙熟于心,信手拈来的。
 

技艺传承



阿木爷爷早早就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在他13岁的时候就辍学跟着村里的木匠学习技术。
 
刚开始拜师当学徒三年没工钱,阿木爷爷就跟着师傅到处跑,看到什么用得上的工具,就回家自己做,一点点积累,总算把这门手艺彻底学会
 

这一晃,50年就过去了。
 
到了2017年,他在网上看到一段制作鲁班凳的视频,当时感觉那些视频大都拍的很笼统,要是有观众想边看边学的,肯定看不明白。
 
从那时起,他就萌生了要拍鲁班凳教程视频的想法,于是就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合作拍视频。
 

其实阿木爷爷也是希望能通过这些视频把这门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阿木爷爷说:“我越来越老了,就算我的技术再好,如果不拿出来给别人,那就等于零。”
 

他交代自己的儿子,在拍的时候,一定要拍清楚,特别是每个部件的尺寸是多少,如何锯、钻、凿等细节都得让网友们看清楚,从而可以跟着学
 

让儿子没想到的是,老爸的木匠视频一经传上网,竟然一炮而红了。


圈粉全网



不仅在国内占据了两条微博热搜,其中一条微博话题 #63岁中国爷爷成油管网红#的阅读量在峰值达到5.5亿,讨论量在峰值也达到15.3万之多。
 

而且阿木爷爷在国外也圈粉无数,现在其油管的视频总播放量已经超过2亿,订阅人数也达到了119万
 

阿木爷爷凭着朴实无华的一双手,愣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千万、百万点击量的视频。
 

更有4000万人在油管评论区向阿木爷爷“献上膝盖”:

有网友表示“宜家退出群聊”......

有网友深觉相见恨晚,“活了28年竟然第一次见到这个技艺,真是孤陋寡闻了”:

有网友表示看完这个视频觉得自己的脑子白长了:

有同感的网友也表示,眼睛说"我会了",手却说"不,你不会".....

有网友表示:“文化宝藏。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上,却为未来而建。我非常想了解有关鲁班和这种有价值的东西的哲理。谢谢,阿木爷爷!”:

有网友表示“如果说他建造了金字塔我都信,这个人简直是上天的礼物!比心~”:

有网友还在惊讶于只用一块木头就能创造出如此惊艳的作品,表示除了对这项中国的技艺和知识表示尊敬之外,没什么能表达心情了:

有网友称赞道:“谁说没有魔法,这个人就是木头魔法大师”:

有网友表示太爱阿木爷爷了,很想拜师

有网友说,就凭这个技艺,老天欠他一个博士学位:

有网友表示,“如果把它藏起来,10,000年后再发现的话,那时的人们可能会说这是外星人利用某种电磁能量制造的产物吧”:

有网友表示,“在看之前疑惑:我为什么会有中国的视频推荐?;看过之后就在想:怎么没有更多的中国视频推荐!”:

还有始于才华,陷于颜值的网友:


有网友则开始怀念自己过去的经历:“这样的木雕艺术让我很想念小时候看我祖父用细小的钻头制作错综复杂的玩具的景象。那时对我来说,这很神奇,现在仍然如此”。


“我必须说,您的工艺很精湛,希望您能分享更多。这种工艺是一种逐渐落寞的艺术,我很希望看到这种工艺可以延续到子孙后代”:

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和各种崇拜,阿木爷爷就显得相当淡定了,认为自己不过是将这些中国最日常也是最传统的手艺传承了下来,而在外国网友眼里就成了另一种“中国功夫”。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阿木爷爷表示中国还有很多这样的技艺,而他只是一辈子把一件事干好了而已。
 

现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了,阿木爷爷年纪也大了,再也不是那个需要跟在师父身后到处做工讨生活的孩童了,于是这门手艺就成了阿木爷爷闲暇时间里含饴弄孙,最怡然自得的消遣
 

所以,现在要说最幸福的还得属阿木爷爷的小孙子,平时的玩具和一些生活小物件,都被大爷承包了
 
你看这个,它又妙由俊:

你看这个三轮车,它又快又稳:

小猪佩奇火的时候,大爷直接用木头给孙子做了一个:

即使没有电池也没有轴承,大爷用内置的木头机关就能让“佩奇”自己动起来,就是这么社会!
 

看到别人家小孩拿小瓶子吹泡泡,大爷直接给孙子做了个木头泡泡机

还有木质机器人

木质袋鼠:

这些全都是依靠作品本身的内部机关,自己动起来的哦~

除了地上跑的,还有水里游的乌篷船

阿木爷爷还给自己的小孙子做过“鲁班锁苹果”
 
就连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张爆火的红色鲁班凳,原本也不过是阿木爷爷做来给小孙子坐着玩儿的。
 

总之就是,只要是小孙子看中了村子里其他孩子的玩具,吵着要的时候,阿木爷爷就会霸气回应:“我给你做个高级的”
 

难怪中、外网友都立马开始大型“认爷”现场,积极询问“大爷还缺孙子吗?”
 

可不嘛,这样的宝藏大爷谁不爱啊!
 
在当地村子人的眼里,阿木爷爷也是全村的希望”呢。
 
因为阿木爷爷经常会将他的一些奇思妙想,做成些诗情画意的小物件,装点村子
 

心血一来潮,在大爷这里就没有做玩意儿剩下的废竹筒、木头边角料、透明塑料纸……什么叫物尽其用,可以参考以下这些作品。

比如一个手作明灯,在夜晚熠熠生辉,点亮农家人的夜:

发现野鸟总吃地里的庄稼,立马安排一个 “自动”驱鸟器

小院太单调?不存在的,小桥流水就地造一造:

呦呦切克闹,榫卯工艺来一套~这也太灵动有趣了!
 
无论是拨浪鼓

还是用竹根制作的茶具套装

大到不用电力就可以使用的车床

小到关公大刀

好像就没有阿木爷爷不会做的,也难怪有人称赞阿木爷爷的脑袋就像是一台3D打印机

不过这个比喻说得也不尽完全,阿木爷爷这身经过岁月雕琢的古老技艺,加上对小孙子的爱,这些体现生活与人间烟火气的每一个作品可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3D打印机能复刻出来的。
 

在这样一个乘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之风,而使得网上购物、直播带货盛行的快消时代,无论是买个小桌子还是给孩子买个玩具,只要上网一搜,成百上千关联的商品信息一目了然。
 
方便、快捷、多样的商品,只有你想不到和不需要的,没有买不到的。
 
像阿木爷爷这样乐意花费十天半个月去为一个什么人亲自全手工去做一个什么物,好比是一张桌子、一个玩具的人也已经是少数。
 

因为它需要学习一定的技术不说,还复杂、耗时、费力,薄一分短一毫缺一寸都会影响整体的呈现效果,稍不注意就会前功尽弃。
 

而这种繁复,是习惯了“快消”、追求“效率”的现代人所不愿经历的,却又止不住地向往阿木爷爷悠然乡野、诗情画意的生活
 

可无论环境变迁,像阿木爷爷这样保持对待生活和职业的热情与专心对待身边人的真心对待自然之美的留心说不定都可以帮忙留住生活中的一点慢。
 
快节奏的都市中未必有诗和远方,但心中不能没有对诗和远方的向往。
 
正如阿木爷爷视频里常说的那句话一样:生活百般滋味,人生需要笑对
 


中国传统文化输出



另一方面,阿木爷爷的走红也是一种正能量的文化传播
 
阿木爷爷不会一句外语,却以技艺为媒,在“油管”收获百万粉丝;让传统榫卯工艺走出国门,推动经久不衰的中国智慧和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这一点比作品本身更让人震撼。
 

在继李子柒的中国式田园生活火遍外网后,阿木爷爷的出现再一次说明了,文化传播,除了雄浑开阔的宏大叙事之外,那些从老百姓细致精微、纯粹平凡的生活场景里透露出的生活情趣、传统工匠技艺,都会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着人们的心灵


在阿木爷爷的视频中,他是一个爱倒腾木头的手艺人,也是一个喜欢给孙子做玩具的爷爷。
 

他会为了解决通行问题,他在土沟上搭建一座纯手工的木拱桥;会为了喜欢玩具的小孙子亲手做各种玩具;会独坐溪边,饮一壶酒、吃一盘肉,逍遥快活;会和三五好友用自己亲手做的泥炉,在河边切个菜,烹饪一道原生态的鸡鸭鱼虾……
 

这些日常的场景满足了人们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更能轻易为普罗大众所理解并产生共鸣

因此,在海内外观众的眼中,阿木爷爷手中的传统中国营造技艺是活的,是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见的,或者说早已他的生活融为一体了。


中国从来都不缺历史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和技艺,也不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是在现代科技不断迅速发展的大潮中,还是否能记得不时回望独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是否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所幸,就像阿木爷爷的那张红色鲁班凳一样,越来越多的“中国红”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国故事讲述者,凭借着对生活的热爱,对优秀传统的坚守,对时代潮流的把握以及匠心精神,即使隐于深山、隐于市,也能被世界瞩目,为咱们的文化自信再添一把柴火。
 

鲁迅先生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至于说什么、怎么说、为什么说,就是要向像阿木爷爷这样努力传承和输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通人所学习的了。
 

(英伦圈综编,编辑:品三,参考:YouTube等,图片除了视频截图与标注来源外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

即将来英的小伙伴们,可以加圈哥小助手ID:

quangeuk 或 

ukzone2020 或 

UKZONE_guanjia


圈哥建立了【英伦圈2020英国留学新生群】,和即将来英的小伙伴们一起留意英国最新政策,分享生活资讯,抱团取暖。

身在英国的小伙伴也可加圈哥小助手ID:Quange_in_UKquangeuk,备注【平安留英】,我们一起守望相助。


评论 (0)

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最少输入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