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旋门原地“打包”是要被带走?巴黎地标现奇观,这么大工程都是为了一个人?

想法 2021-09-14 11:32:02
  • 0
  • 6100
  • 0
  • 0
  • 0

都说新学期有新气象,随着九月的来临,巴黎的街头也悄然出现了新变化!


各位常在香榭丽舍大街附近“游走”的小伙伴们这两天有没有留意到一项正在进行中的大工程?


工人们这是在做什么?

图源:© Radio France / Victor Vasseur


在巴黎的地标建筑上,一批工人正在勤劳运作,他们正一点点地用银白色布料将凯旋门包裹起来。


底部已经裹上了银白色布料

图源:© Radio France / Victor Vasseur


诶?将凯旋门整体“打包”?这是要修缮吗?等等,不会……是要搬迁带走吧?!


害,其实吧,想想也能猜到,对于fà国,这种行为大概率是不可能从实际工程出发的(要真是修缮估计就没这么积极咯)。所以大家完全不必担心法国人会朝自己的地标“动手”或一时脑热“搬家”。


那么,究竟为什么要把凯旋门裹起来呢?

别问,问就是艺术!




是谁让凯旋门穿上“新衣”?


全都在高空作业

图源:© Radio France / Victor Vasseur


看着这阵仗,不知道的还以为法国这是出了什么大事要纪念。


但其实,这浩浩大大的工程只为了一个人——艺术家克里斯托(Christo)。


年轻时的Christo

图源:Devener Post


克里斯托于1935年出生于保加利亚,自幼便喜欢艺术。期间,他曾在就读于索菲亚艺术学院,随后到了维也纳艺术学院求学,最后,又辗转到了法国……


和大部分的艺术家一样,克里斯托的人生里也有一段浪漫到极致的爱恋:


在法国,克里斯托结识了让娜·克劳德(Jeanne-Claude Denat de Guillebon),一名法国军官的女儿。


年轻时的克里斯托和让娜·克劳德

图源:Devener Post


两人虽家世悬殊,甚至彼时的让娜·克劳德刚新婚不久,但精神上的共鸣和克里斯托的才华还是让让娜·克劳德果断放弃了自己刚满21天的婚姻,无反顾地选择了和一贫如洗的克里斯托在一起……


惺惺相惜的艺术搭档

图源:https://artfulliving.com/


和克里斯托结婚后,让娜也开始接触艺术、学习艺术,两人也因此从生活上的伴侣变成了默契的艺术搭档,并于1964年前往美国纽约定居。1994年开始,克里斯托正式将自己的艺名改为“克里斯托&让娜·克劳德”,以肯定伴侣在艺术上的贡献。


2009年,让娜·克劳德去世,克里斯托继续以“克里斯托&让娜·克劳德”的名义创作。


晚年的克里斯托夫妇,两人曾相互约定,不管哪一方先离世,另一方都要坚持地活下去,继续创作

图源:https://artfulliving.com/


就这样,带着还未完成的项目,克里斯托一直创作到了2020年。直到5月30日,位于纽约的“克里斯托&让娜·克劳德”工作室传来了噩耗——克里斯托于纽约家中去世,而在他离世前,还有一件作品没有完成:原定于2020年展出的《凯旋门,包裹》


完全覆盖后的效果图

图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 2019 Christo - AFP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这件作品被推延至今年9月18日至10月3日展出。(预计18日将全部覆盖完毕)因此,被包裹的凯旋门将成为克里斯托留给世人的最后一件作品,也是他尚未达成的遗愿。 



万物皆可包裹


当然,这种将大型建筑物包裹的艺术形式并不常见,也每个人都能理解。


但或许当你走进克里斯托的世界,你将能感受“万物皆可包”后的美学。


在还未遇见让娜·克劳德之前,克里斯托就对“大地艺术”十分着迷。大地艺术(Earth Art),顾名思义,就是在自然界中创造的艺术,其表现形式为大地景观。


这种艺术形式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出现于美国,山川、沙漠、田野、河流……存在与自然界的“庞然大物”皆可转变为大地艺术家们用以创造和释放想象的空间。


罗伯特·史密森的《螺旋码头》是世界现存的最大“大地艺术”作品

图源:© HOLT-SMITHSON FOUNDATION/LICENSED BY VAGA


以人力赋予自然界“艺术”,这样的作品自然也是宏大的。因此,在欣赏克里斯托的作品时,你也能时刻体会到那种空旷、浩大,却又带着些许寂寥的感觉:


克里斯托&让娜·克劳德1983年的作品 《环绕岛屿》

图源:, © 1983 CHRISTO


1995年,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劳德完成了作品《包装国会大厦》,他们用铝纤维覆盖了柏林的德国国会大厦。

图源:FLICKR


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劳德《包裹的新桥》,1985

图源:Wolfgang Volz 1985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Foundation


《峡谷垂帘》美国的科罗拉多峡谷(1970—1972)

图源:© Photo Wolfgang Volz


《浮动码头》意大利伊塞奥湖 (Lake Iseo) 2016

图源:© Photo Wolfgang Volz


“纺织物”、“包裹”……这两个关键词是克里斯托作品中最常出现的艺术表达形式。


据克里斯托本人表示,在他还非常年轻的时候,他就对物体因捆扎包裹后而产生的效果产生了兴趣。日常的物品在包裹后被艺术家赋予“陌生化”,而这种“陌生化”正是艺术所需要达到的效果。


克里斯托早期创造的小型包裹艺术品

图源:Julien Mignot


而对于“包裹之美”,克里斯托是这样阐释的:罗丹曾做过许多巴尔扎克的雕像,第一个版本中的巴尔扎克有着大肚腩和瘦腿,而当他在其雕塑身上裹上睡袍了后,令人惊艳的效果就诞生了,而这正是雕塑杰作:身披睡袍的巴尔扎克。


雕塑《身披睡袍的巴尔扎克》

图源:musee-rodin.fr


或许,对于克里斯托而言,包裹,就是盖住那些原本精美又日常的细节:新桥上石块的纹理、国会大厦发着光的玻璃窗、凯旋门上的栩栩如生的雕塑……当这些被人们触碰过、看见过千百次的细节一一被包裹,只剩下反光的布料在风里透着光,一种静态之美便油然而生。


当然,这种美的背后也存在着另一层意义——消逝与永恒。



消逝的艺术


与其他可以长存于世的艺术品不同,像克里斯托这样的大地艺术家所创造的作品往往都有“保质期”。


毕竟,大自然是流动的,也是脆弱的。克里斯托放置的建筑物包裹装置也要被收回。因此,他的艺术品总是昙花一现,存在固定的“欣赏期限”……


有时候,这种保质期与创造艺术前期所投入的成本丝毫不成比例。


以吨为单位的材料、无数的人力物力、时间……这些都靠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劳德来自费完成。往往,一件耗资几十万美元的作品可能只展出几十个小时就被撤下,但即便如此,昂贵奢侈的艺术也从未令克里斯托夫妻二人望而却步。


例如作品《包裹海岸》,克里斯托包裹了两公里长的海岸和悬崖,高达26米。期间雇佣了100名工人和11名志愿者,这些人为该项目投入了共计17,000个工时。



2005年,克里斯托夫妇又在纽约中央公园实现了他们筹备26年的巨型作品《门》。他们在中央公园的走道上树立起7503道由聚乙烯制成的门,绵延37 公里,穿越整个中央公园,从第59 街到第110 街,这座花费2100 万美元建造的纽约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艺术品仅存在16天。


据不完全统计,克里斯托夫妻二人至少在艺术品上投入了数亿美元,几乎把全部的家当都投在了艺术上,他们死后没有为自己留下一分存款,一辈子住在没有电梯的公寓里,甚至没有买过一辆车。


克里斯托在纽约家中

图源:artnet.com


据悉,这次为凯旋门打造的艺术同样价格不菲,耗资1400万欧元,预计将使用2万5千平方米的可回收塑料,全程由克里斯托的侄子代为监工、创造。而为了实现这一艺术愿景,克里斯托已经等待了60年。


可惜他却无法亲眼看到被包裹的凯旋门了……




当然,对于初来法国的游客们而言,来到巴黎却看不到凯旋门真面目或许会有点可惜。但是,能借机欣赏到克里斯托的遗作也是限定的人生体验,毕竟,相较于漫长的一生,这样的作品是刹那的、是转瞬即逝的。


在此,小编也想到了《爱、死亡、机器人》里“Zima Blue”,随着那一块蓝越来越大,大到超出宇宙星河,“半机械人艺术家”齐马在顶尖的艺术里被解构。


在某些角度,这种禅意有点像克里斯托&珍妮·克劳德的“包裹”,在他们的艺术品中,覆盖物越来越庞大,但克里斯托向来拒绝阐释其深意,只回答:那只关乎欢乐与美感。



向上滑动阅览

文字:昀

策划审编:沐橙园

参考资料:

https://www.bfmtv.com/paris/le-chantier-pour-l-empaquetage-de-l-arc-de-triomphe-commence_AD-202107160245.html

https://www.challenges.fr/monde/europe/pontons-de-christo-un-succes-populaire-un-desastre-economique_14126

https://www.sothebys.com/en/articles/10-earth-artists-to-know

http://cdn.oushidai.com/static/upload/2021/09/14/20210914113058000000_1_362546_21.jpg

评论 (0)

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最少输入10个字